北京遥在灵境国际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官网 > 体感游戏开发 > 「VR艺术研究」 >
VR艺术大展-前言
[引言] 程序设定了人类的特性,并最终成为人类实存的一种方式,西方哲学史上旷日持久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论争,被导向一种戏剧性发展:我们可以视VR世界为另一种现实的展开,在其中我们可以根据此在的规划对身体与精神的感觉以及逻辑与直觉的关系进行编程……
“我们是造物主,上帝是我们”
——首届亚洲VR艺术大展前言
当毕达哥拉斯派的数理家们宣称“万物皆数”的时候,似乎已经预言了当今数字科技关于实体定义和上帝定义隐含的理性主义蓝图。在VR(虚拟现实)世界,我们将世间万物映射到笛卡尔坐标的X、Y、Z轴,表达为具体的物理客体和作为自我身体之代替的化身(avatar),依靠该技术,我们甚或能够进入四维时空的一个人造版本中,以一种更加基本的方式在这个新版本中改变艺术创造乃至生活本身的意义。
这不仅是一般符号性的胜利,更是对于先验时空概念的能动的充实和哲学思辨本性的超越,并且预示着一个可共享、可再造的人工经验时代的开始,因为当我们建设性地实施和应用该技术体系的时候,即已位于先验性概念的网络中了,并且开始在知性内部发挥作用。在本质上推翻牛顿世界观,摆脱传统创世论中的神性本体或质料本体的信念,使自身的意志超越自然界的他律的约束,已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人类经验,这种经验之重要性,源自一种新的“认知力”和“意志力”:基于人机共生意义上的日甚一日的技术变革正在把人与机器的关系推向极致,这种极致抑或是二者在非隐喻意义上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过程。
程序设定了人类的特性,并最终成为人类实存的一种方式,西方哲学史上旷日持久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论争,被导向一种戏剧性发展:我们可以视VR世界为另一种现实的展开,在其中我们可以根据此在的规划对身体与精神的感觉以及逻辑与直觉的关系进行编程,创造各种人工经验,我们作为其间能动的再造性因素,被赋予了神灵一般的秉性,从而使我们能够以群体造物主的身份去参与这个新世界再造的全过程,我们甚至能够重新创造自身的物理与心理,以致我们“命定要重新定义自己”(克鲁格Myron W. Krueger)。
恰如科学各领域的发展无不始于哲学探索,艺术史的发展也无不映射哲学和科学的一切进展以及随着新技术发展起来的大众习性。一般来说,艺术反思的源泉之一来自技术工具以及产生它的科学和哲学传统。正如我们所知,艺术一方面应与二者的最新进展保持持续的对话,同时又要对二者进行直感的批判,就此而言,其天职之一应是在哲学与科学之间起到相互引证的作用,进而锻造出更锋利的语言工具,以达到进行新探索的目的。
探索是一个走向终极的过程,而VR能够帮助我们以最节省时间的方式实现这一过程,它使传统的哲学问题从一般性假设中超越出来,提供了针对经验探索结果的考察方式和突破狭隘视野的可能性,其中程序的意义、复杂数据的可视化和可操控性,提供的是把科学发现纳入某种实践秩序的一种新的哲学视野,这种视野扩展着我们的心身,同时也深刻挑战着我们作为人而存在的知性范畴和感知的界限,并且把我们推向智能与创造力的前沿。
尽管我们无法预言VR的终极潜能,然而在人类的未来发展中一个即将显示出“另一种现实性”的世界终将存在,尽管“我们决不可能重创人的心灵……我们却可以通过虚拟实在(VR)任意地重新创造可经验感知的整个宇宙。”翟振明《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一书,把我们带到VR世界和哲学思维的最纵深之处,而书中一系列思想实验则阐明了一个重要论题,即“终极的本体再创造:上帝是我们”。
2010年7月8日 李怀骥
学术主持:翟振明